主题展览
举办主题展览
在地下1层“特别展览区”举办的主题展览上,每年以不同主题制作约30分钟的影像作品,在大屏幕上映。此外,还在触摸屏终端上介绍与围绕着该主题的被炸经历和悼念文,以及展览联系密切的遗物等物品。
以往的主题展览(2013年之后)等影像作品以DVD(日语解说、英文字幕)形式出借。请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进行申请。
* 请从下方下载申请书(仅提供日文版、英文版)。
- 企画展資料貸出申込書[PDF: 151KB][WORD: 35KB]
- Special Exhibition Material Rental Application[PDF: 476KB][WORD: 40KB]
正在举办的主题展览
遭受原子弹轰炸80周年特别展览 继承并传述:广岛的惨祸与核爆受害者的心声

国立广岛追悼原子弹死难者和平祈念馆里,收集,保存,并公开了15万篇的被炸经历的记录。从被炸到现在已经80年了。核爆受害者写的记录中一直都在控诉原子弹的真相。特别展览,是通过受害者经历的记录和部分录像以及有关资料,来介绍广岛的惨祸以及受害者的心声。
会期
2025年3月7日(周五)~2026年2月28日(周六)
※3月1日(周六)~6(周四)由于更换展览内容,在研讨会室3举办临时展览。
会场
国立广岛追悼原子弹死难者和平祈念馆
地下1层 特别展览区以及经历记录阅览室
展示内容
(1)被炸经历的记录
可用日文、英文、中文、韩国·朝鲜文阅览详细记载的被炸经历的记录。
(2)大屏幕录像
通过核爆受害者的证言以及使用原子弹爆炸的绘画制作的录像作品(20分钟),来介绍被炸经历的记录。
(3)展示资料等
会场内,展示着亲笔写的原本经历记录以及有关资料等。
▶展会视频即将发布。
以往的主题展览
2024年(2024/3/1-2025/2/28)
晓部队 冲向浩劫之火——特攻少年兵的广岛

太平洋战争末期,作为陆军“特别干部候補生”的一群少年兵们被编入船舶司令部(通称“晓部队”),在江田岛参加集训,坐着一种叫做“㋹(带圈的片假名re)”的单座胶合板摩托艇,开展敌舰击沉特攻训练。
他们做好了一去不复返的心理准备,等来的却不是特攻,而是1945年8月6日的那场原子弹爆炸。
少年兵们接到了“即便放弃本职任务也要救护广岛市”的命令,火速奔赴死亡之城——广岛。他们在广岛的街头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我们将走入他们的心境。
2023年(2023/3/15-2024/2/29)
空白的天气图——气象台工作者眼中的广岛

1945年8月6日,原子弹爆炸给广岛市造成了巨大灾难。广岛地方气象台位于离爆心地南约3.7公里处,面朝爆心地方向的一侧窗玻璃都被击碎,职员中受重伤者不在少数。
该气象台根据“担任气象观测者应持续不断地记录天气现象的时间变化”这一原则,在艰难中恪守职责,派三名青年职员前往市中心,其目的是将最新气象数据通过电报送至中央气象台。然而,青年职员在路上目睹的场景是活生生的地狱。
在原子弹爆炸后仅一个月,枕崎台风袭击广岛,给正在面临困境的原子弹灾区雪上加霜。为将在这场双重灾难中吸取的教训传承给后代,气象台工作者深入灾区一一访问灾民了解详细灾情,汇总成一部宝贵的调查报告。
本期企划展旨在通过从气象观测者的角度收集受灾体验记录,展示当年原子弹爆炸引发的真实灾情。
2022年(2022/3/1-2022/12/29)
颤抖的目光 -拍摄者的留言-

1945年8月6日,当原子弹在广岛落下时,有一群人用相机拍下了喷涌升起的蘑菇云。这些拍摄者全然不知那朵蘑菇云是世界上使用的第一颗原子弹所引起的,面对眼前荒诞的景象,他们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只要拿着相机,就会想把真实的事物拍摄下来(深田敏夫,当时16岁)”,于是他们本能地按下了快门。
拍摄者的职业和身份迥异,有隶属于军队的摄影记者、照相馆的主人,在报社上班的中学生,等等……我们将揭示他们如何按捺住内心的不忍,并拍下取景器中爆炸过后的惨状。我们还将展示他们如何用入木三分的描写将自己的经历转化成文字。
2021年(2021/3/1-2022/2/28)
哪怕耗尽我的一生-神父们的广岛与重建之路-

广岛于1945年8月6日遭到核弹轰炸,当时耶稣会的帜町教会(距离爆炸中心地带约1.2公里)有4名外国人神父。其中2名受了重伤,但大家齐心协力救出了教会的同仁和邻居。
另一方面,广岛市郊外、祗园町长束的耶稣会修炼院(距离爆炸中心地带约4.5公里)有近100名核爆受害者蜂拥而至以求救助。到了8月6日下午,那里已变成野战医院的状态。长束修炼院的院长阿鲁普神父曾在大学专门学习过医学,他认为“现在正是该发挥我之前学到的医学知识的时候”,立即将自己的房间作为手术室,与其他神父和修女们一起,不眠不休地开展了治疗工作。
遭到轰炸后的情况,通过如实记录下的外国人神父们的经历,回顾广岛的重建之路。
2019年(1/1-12/29)
~放河灯~ 广岛市女校原爆追悼手记 死难人数最多的女子学校记录

受到轰炸的当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学生以上的学生们被动员到粮食生产和军需工厂,有约7,200名孩子因此而牺牲。逝世的学生中包括广岛市立第一高等女学校的666名学生,她们当时正在爆炸中心地附近的室外进行拆除楼房的作业。在迎来13次忌日的1957年8月,遗属们出版了悼念文集《放河灯》。在该主题展览上,以登载于《放河灯》的被炸经历为主,对遗像和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展览。
2018年(1/1-12/29)
星星在看着―全灭的广岛一中初一学生父母手记集

1945年8月6日早晨,一群孩子们正顶着炎炎烈日,在广岛的街道上进行作业。那是之后牺牲的广岛县立广岛第一中学校的学生们,他们当时正在参与拆除楼房的作业,为防止轰炸引起火势蔓延而修建防火道。在该展览上,展出了记录有遗属们心声的《星星在看着》。展览以该悼念文集为题材,让参观者了解到原子弹给家属带来了什么、孩子们在临死前呼喊着什么,以及遗属们对突然从眼前消失的孩子的感情。
2017年(1/1-12/29)
核爆手记—记录广岛的原点―第2部分

1950年,广岛市首次向市民征集核爆被炸经历。汇集成册的《核爆手记》本应广泛地分发,传述原子弹造成的惨状。但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西冷战,8月6日的和平祭典不得不临时取消,《核爆手记》也未被分发,而一直沉睡在仓库内。通过这些遭到轰炸仅5年后记载下广岛原点的记录、凭借鲜明记忆写下的被炸经历,传达了战争和原子弹造成的惨状,以及人们对和平的美好心愿。
2016年(1/1-12/29)
核爆手记—记录广岛的原点

1950年,广岛市首次向市民征集核爆被炸经历。汇集成册的《核爆手记》本应广泛地分发,传述原子弹造成的惨状。但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西冷战,8月6日的和平祭典不得不临时取消,《核爆手记》也未被分发,而一直沉睡在仓库内。通过这些遭到轰炸仅5年后记载下广岛原点的记录、凭借鲜明记忆写下的被炸经历,传达了战争和原子弹造成的惨状,以及人们对和平的美好心愿。
2015年(1/1-12/29)
原爆之子―广岛少年少女的呼声

在原子弹爆炸过去6年之后,广岛的街区正在重建之中,孩子们所写下被炸经历文集《原爆之子―广岛少年少女的呼声》得以出版。等待永不回来的父母而哭喊“爸爸”“妈妈”的日子、无法再相见的温柔的哥哥姐姐和可爱的弟弟妹妹的记忆。该展览介绍了至今仍被广泛阅读的被炸经历文集,传达了孩子们所经历的战争和原子弹造成的惨状,以及人们对和平的美好心愿。展出的38篇被炸经历是由被炸时还是孩子(小学校4年生以上)的亲历者们所执笔的。
2014年(1/1-12/29)
原爆之子―广岛少年少女的呼声

在原子弹爆炸过去6年之后,广岛的街区正在重建之中,孩子们所写下被炸经历文集《原爆之子―广岛少年少女的呼声》得以出版。等待永不回来的父母而哭喊“爸爸”“妈妈”的日子、无法再相见的温柔的哥哥姐姐和可爱的弟弟妹妹的记忆。该展览介绍了至今仍被广泛阅读的被炸经历文集,传达了孩子们所经历的战争和原子弹造成的惨状,以及人们对和平的美好心愿。展出的67篇被炸经历是由被炸时还是孩子(小学校3年生以下)的亲历者们所执笔的。
2013年(1/1-12/29)
广岛复兴之路 – 在被炸后的混乱中活下去

在原子弹轰炸中失去家人而自己也受了伤的人们还受困于粮食和物资不足的情况,并带着对核辐射后遗症的恐惧,开始重建生活。该展览介绍了在被炸后的混乱中活下来的人们的身影和走向重建的历程。
2012年(8/1-9/30)
纪念国立广岛追悼原子弹死难者和平祈念馆开馆10周年特别计划展 那消失于一瞬的街区~自原子弹爆炸死者遗像与被炸经历~

为纪念开馆10周年而举办的特別主题展览。该展览将焦点放在和平纪念公园附近,展出了在该区域被炸的死难者的遗像和被炸经历,以及该区域被炸前的照片、建设本馆时挖掘出的核爆资料和地层剖面标本等物品。
2012年(1/2-12/29)
不可封尘的记忆―对亲人的思念

未能从迅猛逼近的火舌救下的自己的孩子、那天早晨精神十足地跟家人道别后下落不明而再没回来过的姐姐、从被烧成废墟的商店发现的父亲的遗体和其儿子赠与他的皮带金属扣件、未得到充分的治疗而忍受着痛苦死去的母亲……该展览传达了被炸时的惨状、对死去的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的美好愿望。
2011年(1/2-12/28)
不可封尘的记忆―伸出援助之手

在人人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有人听到陌生人的叫声而停下脚步,拼命进行救援,也有人为受灾者提供宝贵的食物和衣物。在救护站,还有许多人废寝忘食地投入救护工作。在大火逼近的情况下,意想不到的关怀、全力的救护、危难之时伸来的援手给曾失去希望的受灾者带来了活下去的勇气。
2010年(4/1-12/28)
不可封尘的记忆―国民义勇队与拆除楼房

1945年8月6日,在广岛市市内,有许多来自市内、周边的町、村及各单位的国民义勇队员出动,与被动员的学生一起进行拆除楼房的作业。原子弹爆炸时四处逃窜的队员们、紧急派出救援队的社区和工作单位的混乱、静默等候的家人和同事的不安,以及对归来时已面目全非的队员的全力救护。该展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2009年度(4/1-3/31)
不可封尘的记忆―寻求安身救护之所

因为一枚原子弹的爆炸,广岛市在一瞬间被夷为平地,并造成众多人员的伤亡。在药物和粮食短缺而大量人员在避难的情况下,为了救助受灾者,在被烧毁的建筑和周边设施的废墟中建起了救护站。受灾者为寻求治疗或粮食而聚集到此。该展览主要介绍记录了建筑和设施的情况的被炸经历。
2008年度(4/1-3/31)
不可封尘的记忆―被祈求要水

在原子弹轰炸中身负重伤的人向旁人请求道:“请给我点水”。有人以为喝了水会马上死掉而没有给。也有人想要实现对方最后的愿望而给了水。但是,不管是喝了水的人,还是没喝水的人,大部分都很快就死去了。也有人至今仍为当时的做法而感到后悔。该展览主要介绍记录了核爆受害者向自己求水喝时的情景的被炸经历。
2007年度(4/1-3/31)
不可封尘的记忆―弃求救者而去

当时的广岛街区在遭到原子弹轰炸后的陷入一片混乱,求救人数众多。但是,受到随后而至的火灾等阻碍,未能充分展开救援工作。该展览主要介绍未能向自己求救的人提供帮助的被炸经历。
2006年度(4/1-3/31)
不可封尘的记忆―徘徊于焦土之上

在因原子弹而化为焦土的广岛街区,为寻求救助而选择避难的负伤者、四处打探家人、熟人平安与否的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该展览以核爆受害者自己写下的被炸经历为主,并配合地图和相关照片等资料,沿着每一个核爆受害者当时走过的路线,介绍被炸后他们在途中所见所闻的惨状。
2005年(7/8-9/30)
被原子弹轰炸60周年 广岛、长崎合作主题展览 不可封尘的记忆―从被炸经历所见的核爆受害的真实情况

以被炸经历为主,传达了广岛、长崎的核爆受害情况。该展览设置“战前”“战时生活”“被投下原子弹”“救援和救护”“不会消失的痛苦”“被切断的家人的牵绊”“被动员的学生的牺牲”“对和平的美好愿望”多个专区,介绍了被炸经历和相关资料。
2005年度(4/1-3/31)
不可封尘的记忆―从被炸经历所见的核爆受害的真实情况―

记录在被炸经历中的那一天的记忆。自身的痛苦、失去家人的悲伤、对随时可能发作的原爆症的担心……该展览通过被炸经历介绍原子弹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2004年度(4/1-3/31 前期4/1-9/30 后期10/1-3/31)
不可封尘的记忆―从被炸经历所见的救援、救护工作

不顾自己的伤势,持续不断地治疗负伤者的医生。该展览介绍了接到救援请求而从县外进入市内,废寝忘食地照顾患者的护士等参与救援、救护工作的人们的被炸经历。
2003年度(4/1-3/31 前期4/1-9/30 后期10/1-3/31)
不可封尘的记忆―被夺走了亲人―

该展览介绍因原子弹爆炸而失去父母、孩子、妻子或丈夫、兄弟姐妹的被炸经历及相关的遗物等资料,传达每一个核爆受害者的心声。
2002年度(8/1-3/31 研讨会室的展览截至9/30)
不可封尘的记忆―从被炸经历所见的被动员的学生―

该展览介绍了被动员的学生被炸的概况及被炸经历、悼念文。
登载于本页的视频的版权为国立广岛追悼原子弹死难者和平祈念馆所有。除“出于私人使用目的的复制”及“引用”等《著作权法》所认可的情况,不得擅自使用、复制、转载、销售、更改及分发。如有使用等需要,请事先咨询本馆。请从此处咨询